因紐特人的技能+ DNA分析法=北極熊追踪新妙招

更新日期:2009/06/22 16:16 張桂芳編譯;蔡麗伶審校

加拿大皇后大學科學家研究出一種追踪北極熊的方式,預期將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瀕危的北極熊,和刺激加拿大北部的經濟。

生物學家德格魯特(Peter V.C. de Groot)和博格(Peter Boag)指出,「他們利用結合傳統因紐特(Inuit)獵人的知識,與最先進的基因組DNA分析法所產生的方式,比目前追踪北極熊的做法費用低,對熊而言也輕鬆得多。因爲工作人員從直升飛機上偵測到北極熊後,不需對其注射鎮靜劑再做上標記。」

他表示,「透過目前空中監測方法得到的數據,因爲全球變暖導致與日俱增海面冰山的變化,精確度減低。所以我們需要利用敏感度更高的工具來監測加拿大北極熊的數量。」研究人員目前使用一種「分段式的方式」勾勒出一個更清楚記錄北極熊足跡的分佈圖。

首先,在跨越600公里長的地區,每15公里處架設一個内有誘餌與肉類的「毛髮捕捉器」。當北極熊試圖伸入捕捉器内拿取肉時,移留下來的毛髮將被送往博格博士的實驗室。在那裡,北極熊的號碼和性別就可以透過DNA標記加以辨識。

「聯邦印第安人和北方事務部」已撥款50萬美元給研究團隊,整修和加強位于麥克林托克海峽(McClintock Channel),巴芬島(Baffin Island)西部,重要北極熊棲息地内的研究小木屋。

屆時將聘用當地勞動者,用雪地摩托車(skidoo)把建築材料運到數百公里外搭設小木屋。加上正在進行中北極熊的調研工作,當地居民還可藉此機會架設取樣站、分析熊出沒軌跡等。預期將可推動參與社區的經濟發展。

當裝修過的小屋内配有風力渦輪機、發電機、電暖爐、15張臥床等設備,沒有研究人員使用而閒置時,紐特人仍可以用雪地摩托車把生態遊客帶進北極熊的自然棲息地裏,實地觀察它們的生態。

專家指出,「整個北極的北極熊遭受過度捕殺和氣候變化的危害,2000年在麥克林托克海峽只發現了284隻北極熊。」

目前在北極地區,包括加拿大、美國阿拉斯加俄羅斯挪威和格陵蘭島的北極熊,共有19個種群。其中13種一生或部分居住在加拿大,分佈于安大略省海岸的哈德遜灣北部,到埃爾斯米爾島、努納武特地區,和從北育空西部地區到東部的拉布拉多。

由於在北極進行數量統計的行動所費不貲,某些北極熊種群的數量普查數據取得不易。目前總體估計有20,000到25,000隻野生北極熊,其中大約有15,000居住在加拿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lc6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