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輪狀病毒易肆虐 兩歲以下幼童高危險群

更新日期:2009/01/08 04:09

記者鍾麗華/台北報導

每年農曆春節期間都是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的高峰期,台北馬偕醫院統計去年春節期間小兒急性腸胃炎是平時的兩倍,其中每5名就有兩名是感染輪狀病毒,其中兩歲以下更佔6成。醫師建議家長提高警覺,現在已有需自費的口服疫苗可降低感染機率。

兩年前的農曆年,小亨利就因為輪狀病毒腸胃炎進了醫院,除夕夜還是在醫院過的,當時他才一歲九個月。小亨利的媽媽回憶說,當時小亨利上吐下瀉,每隔半小時就拉一次水便,每次換尿布就大哭大鬧,有時候他肚子很痛卻說不出來,只能拚命用頭去撞床來表達,讓媽媽很心疼。當時懷著7個月身孕的她決定,下一個寶寶一定要打疫苗。

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部主任李宏昌表示,在台灣幾乎每個5歲以下幼兒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。輪狀病毒是由口糞及飛沫傳染,春節期間親戚朋友相聚,常由於親暱活動,反而造成幼童傳染的風險。其中,兩歲以下的幼童是高危險族群。

李宏昌說,輪狀病毒感染症狀為「燒、吐、拉」,嘔吐以及水瀉每日可高達10至20次。根據馬偕醫院統計,春節期間輪狀病毒感染的平均住院天數達4.5天,且感染後的症狀需一週才會消失,許多病童就算出院,為避免繼續傳染給家中其他幼童,仍須在家自行隔離。

此外,病毒會讓病童體內水分不斷流失,建議家長應把握判別脫水的兩大原則:「哭不出眼淚」、「排尿量及次數明顯減少」,一有相關症狀切莫輕忽,應盡速就醫。

李宏昌指出,研究證實,疫苗可有效預防96%的嚴重輪狀病毒腸胃炎,更能減少住院機會。

李宏昌進一步強調,口服兩劑型輪狀病毒疫苗需在寶寶2個月至6個月大間完成兩劑接種,兩劑間相隔至少4週,家長可考慮讓寶寶儘早完成疫苗接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lc6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