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家也有「氣球少年」嗎? 【聯合晚報╱劉開元】
|
除了炫耀自己的把馬子史外,他還到處問人家「你有沒有抽過菸?」「有沒有喝過酒?」「你有沒有招惹到人家,我最近收了很多小弟,可以找他們出來幫忙幹架」、「我爸是董事長,你缺錢跟我講,我來想辦法」。
看到同學被老師責罵,小樂還向同學說:「老師有什麼了不起,我從來不甩老師,老師也拿我沒皮條」。
就是這樣的行為,讓小樂在學校一度風光的很,身邊也總是有許多同學跟著。直到老師聽到同學間的傳聞後,找他來問,才發現小樂說的全是唬爛。他既沒有女朋友,也不會抽菸、喝酒,更重要的是小樂家長早已過世,他是名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。
為什麼會如此? 老師找來小樂,發現他因家庭遭變故,而成為孤兒。成長過程老是遭到同學有意無意譏笑,羞辱、排擠,因而產生拒絕或逃避自己身世,並且開始編織理想中家庭或身分,來掩飾內心的虛弱。「我只是想吸引同學、老師注意而已」,小樂最後也坦承他的一切。
忠義育幼院教輔組長楊玉玲表示,這就是發生在該院的一起「氣球少年」的真實案例。老師並未當場糾正孩子的不是,而在私底下了解他的動機,並告訴小樂正確的表達方式後,才總算讓小樂走回正常的路子。小樂如今不需靠吹噓,也一樣擁有許多友情,並成為師長心中的乖孩子。
除了小樂的故事外,楊玉玲說,也曾發生有孩子對外吹噓爸爸是開銀行的,卻被發現涉嫌偷同學錢的例子,經調查才發現原來是他自己零用錢花光了,而偷竊同學的錢。或是看到同學有新型ipod,自己也想要,沒錢買,才到商家偷竊。
「事情發生了,是一個很好機會教育的時間點。」楊玉玲說,面對「氣球少年」犯錯時,要孩子勇於認錯,並當面向當事者道歉,孩子也比較會在這次教訓中,建立價值判斷與責任感。
來源:【聯合晚報╱劉開元】
留言列表